行测考试虽然众说纷纭,有感觉难的,有感觉简单的。但其考察的本质就是应试学习能力。简单来讲,就是做题能力。
和几个朋友深入聊了下各自的行测学习、做题、考试的心得发现:60 分、70 分、80 都是一道坎,并得出如下的建议:
分数 | 境界 | 提高建议 |
---|---|---|
小于 60 分 | 1. 大致的完成如下模块的学习,但不细致、系统; 2. 对应模块刷题不够细致、系统; 3. 对行测整体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目标以及做题技巧; |
打好基础,完完整整过一遍基础知识; 系统全面的刷题,不遗漏任一知识点; |
60 至 70 分 | 1. 基本完成如下模块的学习,但不细致深入; 2. 对应模块刷题基本完成,但缺少提高; 3. 对行测整体有大致的认识,缺乏目标以及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 |
刷题、总结、提高做题效率 |
70 至 80 分 | 1. 细致完成如下模块的学习; 2. 对应模块刷题量达到,但缺少偏题、怪题的锻炼; 3. 对行测整体有清晰的认识,有清晰的目标以及做题技巧; |
刷题、总结、再刷题、再总结 |
80 分以上 | 行测是什么?不就是看眼知道答案么 | 偶尔刷刷题,保持状态即可 |
简单来讲:
- 60 分以下:基本没有完整细致的学完如下模块,有欠缺与遗漏,处于初级工程师水平,上岸几率随缘。
- 60 分至 70 分:过了一遍如下模块的学习,刷题量也够,但不太系统细致,缺乏熟练度,做题效率不高,处于中级工程师水平,得分高低看当天状态,上岸几率中等。
- 70 分至 80 分:完善系统深入细致的学完、刷完。但缺少偏题、怪题正确率不能保证,处于高级工程师水平,得分基本能保持稳定,有较大的上岸率。
- 80 分以上:这类除了勤奋努力以外,真的需要一点点天赋,有一个朋友行测 82.3,她回忆,做题的状态就是:某些题看选项就大致知道选什么,看题干只不过是在验证自己的设想。处于资深工程师水平,岗位选的合适,只要面试别太拉胯,上岸率超过 99%。
因此,建议大家,对照如下的模块清单,注意如下问题,一点点攻克,基本上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成绩。
- 学完一定要刷题巩固
- 题海战术在行测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是非常有效且性价比高的
- 错题要单独总结,因为错过一次,大概率会错第二次
- 模块间是有微妙的联系的,例如:逻辑填空积累的词语,在类比推理当中会很有用
- 注意做题效率,也就是时间和正确率之间的关系。行测很多人不是不会,而是没时间做,从而导致手忙脚乱,得分率不高
-
时政
- 重要文件
- 重要法规
- 重要事件
- 重要成就
- 时政常识
-
经济
- 常见经济名词
- 宏观调控
- 货币
-
文史音艺
- 党史
- 笔墨丹青
- 四大文明
- 中国简史
- 世界简史
- 音乐与戏曲
- 诗词文曲
- 哲学常识
- 古代制度
- 帝王将相
- 建筑园林
- 重要战争
- 历史事件
- 诸子百家
- 航天史
- 天文历法
-
科技
- 古代科技成绩
- 科技常识
-
生物
- 生物常识
-
物理
- 物理常识
-
地理天体
- 地表
- 地球运动
- 大气
- 气候
- 水
- 中国地理
- 世界地理
- 天体运行
-
法律
- 民法典
- 公务员法
- 刑法
- 行政法
- 宪法
-
常识
- 国际组织
-
其他
- 中医常识
- 节日习俗
- 生活常识
-
做题技巧
-
片段阅读
- 中心理解题
- 细节判断题
- 标题填入题
-
语句表达
- 语句排序题
- 语句填空题
- 接语选择题
-
逻辑填空
- 词的偏析
- 语境分析
-
做题技巧
- 代入排除法
- 数字特性法
- 方程法
- 线段法
- 赋值法
-
工程问题
- 工程量
-
行程问题
- 基础行程
- 相对行程
- 比例行程
-
经济利润问题
- 基础经济问题
- 分段计费
-
几何问题
- 周长
- 面积
- 表面积
- 体积
- 公式、结论、技巧
-
容斥原理
- 公式法
- 画图法
-
排列组合
-
概率
-
周期问题
- 周期余数
- 周期相遇
- 星期计算与推断
-
最值问题
-
图形推理
- 平面图形
- 空间重构
- 三视图
- 截面图
-
类比推理
- 语义关系
- 逻辑关系
- 语法关系
- 类比常识、技巧
-
逻辑判断
- 翻译推理
- 集合推理
- 真假推理
- 排列组合
- 日常结论
- 加强论证
- 削弱论证
- 论点论证是否相符
-
方法技巧
- 速算技巧
- 快速找数
-
基期、现期
-
增长率、增长量
-
比重
-
倍数
-
平均数
-
辨析:比重、倍数、平均数
-
综合分析
-
公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