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分类
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一般分为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任免性通知和事务性通知。
通知一般为下行文或平行文,当它作为平行文的时候,则在文中不能提出强制性要求,除非获得上级部门授权。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通知对象:
开头:(交代通知缘由:背景、内容、意义等等,文末加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主体内容:(具体内容,建议分条展开论述,语言简洁、逻辑清晰)
一、......
二、......
三、......
结尾:强调重要性,提出要求(若字数不允许可以省略)
建议书
建议书是组织、单位或个人就某项工作、某项活动或某方面的问题向有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和领导提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文书。
建议书的内容一般是个人见解的陈述,仅供对方参考,所以建议书一般采用商讨、商量的语气。
建议书一般由标题、称谓(发文对象)、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建议对象:
背景的阐述(阐述发出建议的缘由)
具体的建议(措施,这一部分是写作的重点)
经典结尾(例如:以上建议供领导参考)或表示希望被采纳
简报
简报是用于反映情况、传播信息、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一种连续的摘要性文书,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反映各种问题和介绍工作情况。简报的名称,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不同的叫法, “情况反映”“信息交流”“情况反馈”都是其外在变形,此外,还有“情况简报”“工作动态”“信息参考”等。在申论考试中,以 “情况反映”的居多。一般分为工作简报、社会动态情况简报和会议简报。
简报一般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
报头报尾等时间落款可省略
开头(交代背景,根据材料选择性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总括工作成效)
主体(分方面介绍工作/会议等的具体内容,分条缕析)
结尾(例如:以上建议供领导参考)或表示希望被采纳,可结合材料进行评价或对下一步工作展望也可省略
宣传稿
宣传稿是一种起宣传、报道、鼓动、介绍等作用的应用文体。其特点是生动、通俗和鼓动性强。除了宣传稿外,宣传手册、宣传提纲也是此类文种的考查形式。
宣传稿,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达到宣传目的的文稿。一般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或相关精神,以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等为目的,为获得理解、支持而撰写的应用文。
写宣传稿时,尤其要注意发文对象,要根据发文对象的不同,调整内容重点及行文语气。
宣传稿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宣传对象(可有可无):
宣传事由(目的、意义、问题、政策)
宣传内容(宣传优秀经验、特色亮点、工作成效等等)
结尾(再次点明亮点、成效。结尾可写可不写)
讲话稿
讲话稿,是事务文书中的一种,也称“发言稿”,是为在某种特定场合讲话(或发言)所拟写的书面文稿。工作人员讲话稿(或发言稿),是国家党政机关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写作的一个应用文文种。在申论考试中,多数考察的都是领导的讲话稿,具有一定的宣传、动员、总结性质的讲话,是申论考察的重点之一。
讲话稿一般由标题、称谓、开头、正文、结尾五部分组成。
称谓+发言对象:
开头(问好,亮明身份,交代背景,引出下文)
正文(将主要内容分层次、分条理呈现,将问题+建议、观点、成效、经验阐述清楚)
结尾(收束全文,表达期望愿景或祝福)
短评
短评是新闻评论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是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报纸上的短评最为常见。
短评在运用时有两种形式:一是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二是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论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
短评的本质是一种观点态度的评论,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明确的评论态度以及论证的具体内容,类似于提出观点和证明观点,考查考生严谨的逻辑性思维,相对于其它公文内在逻辑的要求较高。
短评的格式非常的简单,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是什么(交代相关背景,提出观点)
为什么(重在分析评价)
怎么办(重在提出措施、要求、方向)
公开信
公开信,在申论写作中是一种以党政机关、职能部门(或个人代表部门)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开性书信体裁,其内容大多为从政府角度就某一问题向公众发出倡议,提出要求。其对象一般比较广泛,如“三八”妇女节写给全国妇女的公开信;“五四”青年节写给全体青年的公开信;也可写给一人。不论是写给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或写给个人,从写信者的角度看,都希望有更多人的阅读、了解,甚至讨论信中的问题。信的内容一般涉及比较重大的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教育作用和宣传作用。
公开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收信对象)、正文、结尾和署名五部分组成。
收信对象:
正文(具体内容,包含背景、赞扬、要求、建议等。如果针对某一问题的公开信,要包含以下内容:1.写信原因;2.问题情况;3.发文者的态度;4.解决方案)
结尾(祝愿语,展望未来或号召呼吁)
编者按
编者按是编者(不是作品的作者)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是对作品的解释或引申。也就是说编者为了让读者看的更明白或者得到更多的信息而增加的一些特别的说明。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既可以针对文中的观点或材料表达编辑部的意见,又可以提示要点并借题发挥,是一种特殊的编辑任务
在两种情况下应加“编者按”:
(一)新闻或文章反映了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新见解,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最新政策精神,又没有完全被人们所认识,需要编者加以引导。
(二)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或文章,需要向读者推荐或进行说明,提请读者注意,以扩大宣传效果。
编者按通常直接在开头空两格写上“编者按:”,然后写正文即可,无需书写标题
【编者按】/编者按:开头(进行背景介绍)、正文(发文事由,总体概括表明态度;发文事项,提示重点。建议分条展开论述,语言简洁、逻辑清晰)
一、......
二、......
三、......
结语(结论或号召)
提纲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提纲使用于汇报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一般可以分为汇报提纲、传达提纲、讲话提纲和写作提纲。
提纲的主要特点有二:
第一,纲要性。所谓纲要性,即把汇报、传达和发言的纲目、要点,提纲挈领地写出来,在写作中突出“纲目”和“要点”这四个字。
第二,条理性。所谓条理性,是说这种文字材料应该条理特别清楚,共有几个大问题,每个问题之下分几小点,一目了然,眉目清楚,否则,就失去了写提纲的作用。
提纲一般不必考虑格式,只写正文即可,但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加上标题。
前言(交代背景、意义、成效)
主体(问题/现状/经验/建议/做法),建议分条展开论述
一、......
二、......
三、......
结语(总结/呼吁号召)
摘要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由标题和正文构成,标题可居中写为“关于 xxx 的摘要”,也可简单在正文开始前写为“xx 摘要:”即可;正文部分需要分条列出摘要的内容
宣传对象(可有可无):
开头(开头可简单进行背景介绍)
主体内容(文章概要,建议分条展开论述,语言简洁、逻辑清晰)
一、......
二、......
三、......
解题技巧
审清题目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审题非常重要,因为通过审题可以看出是哪种类型的应用文及其他有效信息(如身份、场合、目的等),比如是指导性的还是报请性的;是新闻性的还是沟通性的等。不同的应用文写作,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确定内容构成
不同应用文的内容构成也是不同的,这里的内容我们可以按照主题的六要素来定位,即成绩、问题、危害、原因、对策、意义。不同的应用文,重点突出的要素也是不同的。比如写份工作总结,就主要包括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又如写一篇节约用水的宣传材料,就主要包括水资源的现状、节水的意义、如何节水等要素内容。所以要写好一篇应用文,主要在于提前确定好应用文的内容构成
定位作答材料
应用文写作的答案来源途径一般有两个:一是材料内的信息;二是基于材料进行的主观引申和推断。所以在作答的时候最初还是要定位作答的具体范围。
合理调整结构
不同的应用文格式上还有些差别,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文合理调整结构。